Wednesday, June 23, 2010

校友感言

缅怀兴华重建之父-陈炳容先生
陈友文叙述,彭瑞群整理

陈炳容先生生于1912年12月26日,殁于2009年4月21日,享年97岁,四代同堂,可谓福寿全归。

陈炳容先生有两位妻子即潘秀蓉,潘秀金两姐妹。陈炳容共育有5男6女,个个都大有所成,既有企业家,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可谓一门俊秀。

陈炳容先生一生勤俭忠诚,白手兴家,起初他勤奋工作,身兼多职包括做油站杂役赚取资金,以供将来创业之用。他起家于沙叻北开杂货店,后陆续经营橡胶园。1970年开始向油棕业大展拳脚,并于1980开办享誉和丰的丰利棕油厂。

陈炳容土生土长在沙叻北新村,亲眼看见沙叻北兴华校舍残旧不堪,每况愈下,对重建新校舍很有远见。虽然校方始于1974年多方面向政府申请校地重建兴华都不果,使陈炳容先生耿耿于怀。鉴于1999年,有人要售卖现兴华小学地段,陈氏立刻当机立断,以高价购入此地捐献做重建兴华新校舍用途,也因此陈炳容先生也被称为兴华重建之父。
陈炳容先生不论对家庭,社会及国家都做出超凡的贡献,他时常教训儿女要注重子女的教育,做人要勤俭诚实并要有饮水思源的精神。他那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对教育的热忱是你我后辈应学习的模范。


校友陈友文

There are many small schools in small towns and villages across the country.This small school SJK(C)HING WA is very special however.It is a small school with a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behind it.There cannot be many schools in Malaysia like our school.
Hing Wa was started by our early forefathers to educate and serve the Salak community.It now has 100 years of service serving Salak and educating its children.I am very proud to be one of its old boys,though only for a short time.I am sure Hing Wa will continue to serve and educate the children of Salak for many more years to come.

Dato Chan Yew Mun
校友陈友文
24/06/2010

有很多微型的学校,遍布在马来西亚的小城镇和乡村。这间座落在江沙县沙叻北的兴华微型华文小学却与众不同,因为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2011年她就要庆祝创校100周年纪念,这不是其他学校可以相比的宝贵遗产。
沙叻北的兴华国民型华文小学是由我们的早期先贤并肩携手创立的。目的是要为沙叻区居民的孩子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这间学校100年来,已造就了无数各领域的杰出人才。我以能成为兴华的校友 感到自豪,虽然我在此就读短暂时期。我很 肯定兴华在未来的日子将继续提供更美好的教育,造就更多沙叻区的孩子成为社会的栋梁,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百年兴华的点滴 王家昆

在历史的长河,一百年只是短暂的瞬间,然而要走过百年的征途,肯定会经过黑夜,也有过光明,有欢欣也有悲伤,更会面对到许多困难及挑战,当然也同时见证了时代的蜕变。
我的启蒙教育,就是在母校兴华全盛年代开始(1936-1941)回乡童年校园学习的生活,同学们天真无邪的一块读书,一块戏游,老师的关爱与谆谆善诱,是多么的幸福啊!当时的兴华学校室州内享有殖民地政府教育部甲等津贴的华文小学,(以六年级学生会考的成绩决定等次发放津贴金),因此校誉很好。
可惜,好景不常,我只在这温馨优美的学习环境读到三年级(194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日本军入侵马来半岛,铁蹄蹂躏了这块土地,整个大环境起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殖民地政府被赶走了,所有学校也随之停办了,兴华当然也不例外。我们失学了。更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1942年3月26日日本军为了要清除所有的抗日力量,进行大肃清,捉拿他们认为可疑的人,然后杀掉,就在这次事件中,我们最敬爱的校长殷春初先生、三年级主任黄火生师、教育主任朱绩夫师,连同镇上十二人被日军抓了起来,三天后被残酷的杀害了,不幸中的大幸,朱绩夫师在被押赴刑场途中居然脱险,逃出生天,三年零八个月后大战结束,才再回来兴华筹划复校,并任校长。
这段经历,应该可以说是兴华最光辉和最黑暗的年代。是二十世纪人类遭受战争的摧残和血腥的苦难。
1950年马来亚共产党发动武装斗争,英国殖民地政府为了应付当局的需要颁布紧急法令,在这动荡的环境下,一小部分的兴华校友由于思想激进,投入了武装斗争,结果走上了不归路,令人无限唏嘘和感叹;当然也有许多校友为了躲避战乱,离家到外地闯天下,在社会上不同的领域驰骋,有些有不俗的表现,多少也为兴华争光。
独立后,华校接受了政府的教育改制的体系,成了半津贴的国民型华小,又受到国家经济的转型的冲击,小镇人口大量外流,母校学生人数一直以来都处在百名以内,硬体设备发展不起来,所以只有委屈在原有的店铺型校舍上课直到2003年。在获得乡贤陈炳容先生的资助、校友的回馈、社会人士的支持,才建立起今天现代化的校舍,使学生们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读书。虽然今天的兴华是属于微型的华文小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维护大马华文教育薪火承传的神圣责任上,是坚定不移的作出应有的贡献,母校兴华也将在沙叻北永远屹立。

2010年10月